更多服务
大荔模式打造区域农业科技资源统筹典范企业和农户双双受益
作者:[db:作者] 来源:[db:出处] 日期:2015-01-03 浏览
5年前,大荔县在探索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实践中,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整合+服务+创新”为主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服务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网络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农资农技通道,依托荔民连锁公司经营模式,通过信息化让农民了解市场,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多方式、多途径、多终端地为农民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网络经济带来的好处,开创性地探索出了一条政企结合服务三农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荔模式。
  大荔模式服务体系的优越性和长效推动机制迅速地被各地知晓,5年来,全国各地的科技部门来到渭南,纷纷学习效仿。如今,大荔模式已在全省81个县市区全面推广,正在走向全国。“要进一步拓展大荔模式服务领域,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创新科技工作机制,在促农增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渭南市委书记徐新荣在调研大荔模式时说道。
  政府引导群众点菜企业埋单科技送餐
  “大荔模式”可形象地称之为“政府出钱养兵,企业掏钱打仗”。它以企业主导,以政府科技部门专家、技术为核心,遵循市场机制,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网络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农资农技通道,以“整合+服务+创新”为主题,围绕构建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农超对接、资金互助四位一体的“四大服务平台”,实现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服务等“六个统一”。
  通过整合政府资源、农村资源、行业资源,打造农业培训影视点播系统、病虫草害图谱查询系统、农业远程培训系统、专家大院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农资产品查询系统、农户信息数据库系统、农资电脑零售系统、农资预收款系统等“八大系统”,为农民提供专家团电话咨询、农技110出诊、网络视频面对面、科技报刊入户、专家进村授课、黑板报农情预报、手机短信群发、测土配方施肥、样板示范田、果品销售信息等“十项免费服务”。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技推广工作的四大难题,即“农技单位有人才,缺经费,技术进村入户难;民营企业有资金,想服务,培训农技人员难;农技人员有技术,缺平台,深入实际难;农民群众想致富,缺技术,产业效益提升难”。
  目前,渭南共有农技专家1179名。此外,还通过四方议定书聘请了22名西农专家,专家们依托企业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据渭南市科技局统计,近年来专家累计接听农民咨询电话66826次,农技110出诊7542次,解决疑难问题5129个,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8个,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168项。
  王转社是华阴市专家团从事红提葡萄种植的一名专家,据他回忆,在大荔模式示范推广工作时,新品种、新技术农民开始不愿接受,对大荔模式的服务方式表示怀疑,后来通过建立示范样板田,进行示范前后数据对比,农户们终于偿到了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甜头,拍手称好。“现在,不用我说,他们(农户)主动会用大品牌的优质品种。同时也使我在实践中对产品的应用效果了解得更加直观,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还可以多劳多得,提高了我们这些专家的知名度,拉近了和农民群众的距离,体现了自身价值,真是一举多得。”说到这里,王转社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灿烂了。
  企业在为农服务的同时,有力促进了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地位。大荔模式载体企业合阳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媛媛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推广大荔模式以来,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收入和经营收入逐年提高,广大社员的收入水平也逐年增加。合作社2010年销售收入1800万元,2011年1970万元,2012年达到2050万元,仅谷物种植一项,累计增加农民收入80余万元,雨阳富硒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全省百强示范合作社,企业负责人雷媛媛当选省、市人大代表。
  大荔模式原创企业——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已建立了9家分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同比增加25%。与此同时,潼关兴发、大荔众康、富平科农、临渭三贤、华阴荷丰等企业纷纷加入大荔模式示范推广行列。2012年大荔模式载体企业在科技服务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收入达到2.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75.14%。
  农户受益享科技服务增产增收
  推广大荔模式,农民到底能得多少实惠?这是在大荔模式推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疑问。临渭区下邽镇北七村一组村民吝东英算了一笔账:2012年他开始承包葡萄园,秋后一细算,施肥投入比一般人少500元左右,但肥施在了点子上,树还长得好,两亩半地总共卖了35500元,除去2000元的承包地款,以及9800元的农资投资款,总共赚了23700元。据测算,通过近年来示范推广,大荔模式产生综合效益达15.5亿元,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2974万元,广大农户通过质优价廉农资降低生产成本15%以上,通过优质高效农业科技服务增产10%以上,户均增收节支350元以上。
  作为大荔模式原创地的渭南市,始终没有停止实践与探索的脚步。渭南市科技局局长张向民满怀豪情地说,大荔模式是渭南科技惠农的一面大旗,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渭南将不断丰富大荔模式内涵,创新示范推广工作,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产业全程化服务,为渭南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大荔模式赢得了农民信任,农民通过大荔模式减少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大荔模式赢得了农民信任,农民通过大荔模式减少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务作水平。有不少农民已经成为当地主导产业的种植大户和行家里手,拿到了农民技术员证书,正在带领一大批农户学科学、用科学,共同走向一条科技致富之路。